DKU电子生活漫游指北目录:
1⃣️ DKU电子生活常态
- 我的DKU电子身份
- 电子设备的重要性
- 你可能的生活习惯
- 如果我在校外呢?
2⃣️ 信息获取的渠道
- 学校的IT部门
- 个人势DKU电子基建
- 微信群与邮件
3⃣️ 电子产品选购简单指南
- 专业课:我需要专业的电脑吗?
- 我需要换掉我高考完刚买的手机吗?
- 笔记本电脑选购篇
致各位新同学:
祝贺你们加入到DKU这个大家庭中!崭新的大学生活即将在你面前铺开,足以使任何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以至于手忙脚乱。作为大二的学长,我完全理解并感同身受这种手足无措的开始,因此我们几个学长将简单向你们介绍一下如何在DKU中合理的使用电子设备,以及如何在这篇电子丛林中艰难求生~~(笑)~~。这篇文章将包括:
- DKU电子信息生活常态
- 有用的信息:IT部门,微信公众号等等
- 电子产品选购简单指南
这篇文章参考了周文杰学长与黑水鸡评测室所著《2020年中笔记本电脑购买指南》,并且得到了黑水鸡评测室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DKU电子信息生活常态
DKU是一座非常现代的大学:从某一个层面来说,可以认为这个现代指”现代“电子设施的普及程度。作为垃圾佬社团的一员,又曾经开展过电子辟谷活动,我敢说,没有几个人比我更懂DKU的电子信息生活。
在DKU,基本上所有与学习相关的工作都是要在电子设备上完成的。
- 大部分的作业都是通过网站、邮件、服务器等方式提交的
- 读reading与写essay,最为主要的两个学术活动,(几乎)都需要在电子设备上完成
- 出入校园、餐卡充值、
点外卖、及时查看邮件,离不开你的手机
当然,这并不是说你没有电脑就活不下去——作者曾经尝试过不使用自己的电脑与手机,在图书馆靠学校的电脑写了一个周作业。但是这个过程十分痛苦,正常人请千万别这么做,老老实实用自己的手机电脑吧。
我的DKU电子身份
每一个DKU学生都有一系列用来识别自己的电子身份:其中有的是Duke的,有的是DKU的,还有的既是Duke的又是DKU的……对于所有人来说,了解自己的电子身份并且合理的使用它,是来DKU的第一课。
Duke还是DKU?
无论你是在登录一个页面,还是查找一个服务,亦或是填一份表,你一定要弄明白的第一件事是:这是一个DKU的网站还是一个Duke的网站?其实这件事情非常好判断:只需要看一眼最上方的标识,如果是大大的深蓝底色Duke就是Duke,如果看到DKU的标志就是DKU。分清这件事情可以让你明白自己是不是在正确的页面上,以及合理推测应该填写哪些信息:比如在DKU的界面可以大胆的填上11位电话号码而不管前面的+86,而在Duke页面上就要谨慎一点了。
分清这件事情很重要,但其实大部分情况下你要填写的信息是差不多的。DKU的大部分网络设施都是依靠Duke建立的,关键部分基本全部都是直接用的Duke的系统,包括最常用的认证服务与邮件服务。大部分情况下,你都会跳转到熟悉的shib.oit.duke.edu,直接输入NetID就可以啦。
名字/NetID/DKUID/Duke Unique ID
每个学生都会分到三个重要的ID,如果你还不太清楚,可以在Duke Internal Directory上面自搜;当然你会发现这是一个Duke界面,那么就不要在搜索框里傻傻的填上自己的中文大名了。一般而言,你的Display Name是按照英文惯例的拼音名+拼音姓写成的(e.g. 张三 -> San Zhang),大部分学校要求你写名字的情况下你都应该填上这个名字(签名除外~)。
三个ID里面最常用的是NetID,它肩负着学生身份认证的重任,同时因为简短易记也常常成为大家常用的邮箱前缀。除此之外,很多活动也会要求你在报名时填写NetID;有的时候体育课签到信息也会用到它,可以说是全DKU最通用的ID了。此外,正如NetID@duke.edu这个邮箱地址暗示的一样,这个NetID是全Duke通用的:所有Duke的学生都会拿到一个独一无二的NetID。你可以在任何需要Duke身份的时候使用它。
DKUID和Duke Unique ID用的就少很多了。DKUID是一个4位或5位的号码,通常印在你的学生卡上。这个ID一般在填写与DKU有关的事情时用,比如签宿舍分配协议的时候。有时,例如需要登记个人信息时,也可能会需要DKUID,但一般用的很少。Duke Unique ID是一串长一些的数码,也是存在感最低的,一般只在交学费的时候用。
邮箱
每个DKU学生都被分配到了两个绑定在一起的邮箱:一个NetID@duke.edu和一个your.name@dukekunshan.edu.cn。其中,大部分服务都是与NetID@duke.edu这个邮箱绑定的,而dukekunshan邮箱收到的邮件会自动转发到这个邮箱。反正这个邮箱相对来说更短一点,既好记又好写。
请务必在你的手机与电脑上安装邮箱软件,尤其推荐Outlook——DKU与Duke邮箱的原生服务,而且支持添加多个第三方邮箱账号(你大可以把自己用来注册DKU用的QQ/163邮箱也加上去)。另一种选项是登录mail.duke.edu,这是邮箱的网页版。当然,你也可能经常遇到软件转圈圈收不到邮件的情况。这可太正常了,邮箱服务器就是这么垃圾;反正邮件也不是即时通讯,将就着用吧。
用好你的NetID
诗意的说,你的NetID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互联网上大部分服务的大门。NetID代表了Duke的实力、Duke的财力、Duke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体面,它既是Office系列的通行证,又是Creative Cloud的贵宾券,更有许多你从来不知道的功能——当然,其中一些如果你不去主动探寻可能到毕业也不知道。
你可以在Duke Software Licensing上找到很多可以免费/折扣下载使用的软件。当然这并不是全部,比如Minecraft Education Edition就没有出现在这个列表里面。新生在这里可能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学校在开学之后才会采购Creative Cloud。不要太着急!事实上,除了这些列出的软件外,无论遇到什么需要账号的网站,你都可以用NetID邮箱试试看;记得选择机构登录/SSO登录然后选择Duke(如果有这个选项)。说不定你就又发现自己的学费被用来干什么了~
电子设备的重要性
交作业
一般而言,每门课都有你需要提交的assignment,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教授的不同,形式、数量与提交方式上都有区别。举几个例子,所有大一学生要上的EAP课程中,一般需要提交的assignment有:3-4篇Short Writing,几篇Forum,期末的Course Paper以及(102开始)Portfolio。大部分教授会要求你把作业提交到Sakai这类在线网站上。
Sakai类似于一个门户网站,它不仅可以用来收作业,还经常被用来发reading材料、布置任务、做forum讨论、quiz以及查作业成绩。除此之外,Academic Resource Center (ARC) 学术资源中心、Career Service等部门也在上面有自己的页面,方便你找到预约他们服务的入口。当然,也有一些教授(比如Bmanda)非常讨厌这个网站,会要求你把作业交到Schoology等其他收作业的网站上,但他们的功能大同小异而且非常简单易学。
发邮件
邮箱将会成为你大学生活中与教授、学校交流以及收取信息最为主要的渠道。有一些作业需要用邮件提交,有一些reading会由邮箱下发,具体取决于教授的习惯。想求教授推迟一下due的时间?想向IT请求技术指导?想向Dean投诉一下什么问题?写封邮件吧,这是最方便最直接的方法了!当然,你可能需要费点心思找到对方的邮箱地址(mailing list是好文明!)。
保持时刻查看邮件的好习惯。这可是血淋淋的教训:你随便抓几个学长学姐,都有可能给你讲一串因为没看邮件错过校园活动、交作业的due、甚至面试时间的故事。如果你足够自律,给自己固定下一个每天看邮件的时间,那自然最好;如果你能坚持下来而不是像作者一样三分钟热血,那就再好不过了。
阅读材料
读Reading是除了写essay之外最让DKU学生头疼的事情:太多,太杂,太难。当然,如果你未来选择一些理工方向专业,那自然读的东西就会少很多;虽然如此,大一你永远逃不开 English For Academic (EAP) 与GChina101这两门“文科”必修课。这两门课的教授都会以PDF格式发放大量阅读材料,足够你读上一阵的。
我知道,大部分同学在高等教育之前都没怎么完整接触过无纸化学习:大部分同学用的课本、卷子、作业都是纸质的,阅读材料也有很多都是纸质的。现在,你仍然可以接着进行纸质阅读:学校给每个同学提供了3000点打印资格,足够用十辈子(前提是你黑白双面打印,彩色打印的话用的很快的)。要使用打印机,你需要在电脑上安装打印插件,参见信息获取渠道 > 学校的IT部门
但是,你也有另一个选择,那就是在电脑/平板电脑上阅读这些浩如烟海的卷帙。根据几次EAP课上的随机调查,DKU学生拥有至少一台平板电脑及类似功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iPad、Matepad、Surface以及带有触屏及书写功能的翻转本)的比例接近90%。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同学直接在电脑上看阅读材料:除去一部分扫描版之外,大部分PDF都是可以直接用鼠标光标选中文字并标记的。至于阅读软件,Windows推荐Adobe Acrobat,macOS则推荐系统自带的预览Preview。要使用Adobe套件,你需要输入Duke通行证,参见信息获取渠道 > 学校的IT部门
除此之外,阅读材料并不总仅仅指上课发的材料。DKU作为一所全英文教学的大学,你能看到的90%的材料——不管是通知邮件、墙上贴的告示、平时用到的网页、还是lobby里面的大展板都是英文的。很多人会选择用翻译软件进行全屏翻译,**不要这样做。**翻译软件并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整屏翻译后会缺失一些关键信息;这对你培养英语阅读能力、在DKU学术生活中更上一层楼也没有任何帮助。如果你实在读不懂,可以尝试一下划词翻译;但无论如何都不要依赖于翻译软件的功能。
Zoom
很幸运,大陆学生可以免受Zoom大学的折磨,亲身到校园来上课;但很多国际生没有这么幸运。在可预见的时间里,大部分国际生半年到一年之后才有回到校园的可能,这意味着很多DKU的教学活动依旧会以hybrid的形式进行,也即线下与线上同步推进。具体模式可能根据教授的喜好以及具体位置有所不同。
相信经历过疫情的大家都对网络授课并不陌生,但是这里还是谈几个老生常谈的问题。Zoom对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音响、麦克风都有一定要求,请尽量保持这些设备的功能正常。Zoom对网络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DKU全校以及任何学校相关的地盘都有全方位无死角的高速Wi-Fi覆盖,但仅仅IB的部分地方有有线网接入,因此具体信号质量还是个玄学。此外,Zoom时一定一定注意自己的麦克风状态。24届GC大课上就有出现过没有闭麦大喊大叫而全校社死的情况……
你可能的生活习惯
每一个DKU学生的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但其中也有一些共性,更有一些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一部分将简单介绍一下学校内外DKU学生可能有的生活习惯以及可能遇到的电子设备相关的问题。
带着电脑去上课
比起笔记本,DKU学生更喜欢带着笔记本去上课。对于大一学生来说,这仅仅意味着你会背着笔记本电脑走到不到一百米的距离外的教室上课。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笔者的观察,大部分DKU同学是选择使用电脑/平板做笔记的。虽然有些人依旧以可贵的精神坚持做纸质笔记,但是笔者并不推荐,因为别人要你分享笔记会很困难。
DKU的教授们向来是不吝于分享自己上课用的演示文稿Slides的(不要再叫PPT了!(改不过来了呜呜呜))。把课上需要的课件提前(或者当场)下载,边听边做笔记,是很多人的习惯。当然,具体情况也要具体分析:很多教授干脆不用Slides上课,或者Slides里面没有太多有用的东西,那么不下载也无所谓啦。当然,在这件事情上电子笔记的优势就大得多了。
在哪里写作业?
图书馆、Teamroom、宿舍、餐厅、AB/CC/IB的大厅,这些都是DKU同学非常喜欢用来写作业的地方。事实上除了图书馆可怜的几排座位,和CC的Quite Study Room,DKU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自习室的,同学们会把笔记本电脑支在任何一个有桌子的地方学习。
DKU所有的教室/Teamroom都是24小时开放的(少数标记开放时间的除外),你可以在任何时候走进任何一个没人用的教室然后把这里当作自习室自己用,跟别人分享当然更好。**当然,我衷心的建议25届的大家不要长时间占着teamroom,毕竟还有一大群学长学姐住在学校3公里以外的地方,每天把电脑搬到学校会很累的!**还是把tr让给更有需要的同学吧。
游戏/视频剪辑/机器学习/etc.
如果你需要经常性使用高性能的电子设备,你完全可以考虑自己组装一台台式PC,黑水鸡评测室也很高兴帮助大家。宿舍24hWi-Fi覆盖,没有有线网,不断电,也不限电。因此,在宿舍用台式机是没有问题的。大一同学宿舍空间非常宽敞,CC的桌子足够你搭一台PC再并排放两张24寸显示器,有可能还有富裕。但是等到大二之后可能就相对要惨一些了;搬迁时台式机额外的重量和空间、贵重易碎增加了很多的麻烦,因此并不建议购置ATX或更大的机箱。
DKU为各位同学提供免费的vps虚拟机(内网IP),只需要在vcm页面上申请即可。选择CS201以上课程的同学会被要求申请一台交作业,会有IT员工帮忙。学校的相关实验室也有真正的高性能设备:高性能服务器、显卡集群应有尽有,不过需要向相关实验室申请才能获得。
出行?也写一写吧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交通出行并不能算电子生活的一部分,但我姑且写在这里。DKU定期有班车接送来往市中心与campus,但大多数人出行还是会选择打车。昆山市有很多需要定点借还的公共自行车而没有共享单车,有需要的同学可以下载“永安行”APP骑行。或者,如果你觉得自己会经常骑车,可以在Orientation Week里的Resource Fair上办一张昆通卡,既可以刷卡骑车又可以坐公交。学校周围有不少公交线路,除了支持昆山市民APP/支付宝扫码之外,也可以办不少手机都提供的NFC卡片;如果你要投币也不是不行。只是DKU离市中心不近,若是坐公交去市中心吃饭再回来,没有两个小时是做不到的。
如果要去别的城市,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咯。一般来说,可以坐C1线到苏州市郊转乘地铁,前者是昆山公交的一条专线。昆通卡在苏州是通用的,但也可以下载苏e行APP或者用支付宝扫码乘坐苏州地铁。如果要去上海,一般会选择到昆山南站坐上一站动车。当然,你也完全可以打车去上述的任何一个城市,如果你不担心贵的话。
如果我在校外呢?
校内网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从sakai到mercury的各类网站、谷歌油管等网站的访问、内网ip的各类服务器。如果你没有连接到校园Wi-Fi而想使用这些服务,必须先连接到Duke VPN或者DKU VPN。
DUO
DUO是一个Multi Factor Authentication身份验证器,它的作用与Steam令牌和短信验证码大致是相同的。DUO的配置界面在这里,但其实绑定一次之后就再也用不到了。DUO在国内基本不会遇到网络问题,但卡是一定的;如果经常收不到Push可以直接输入令牌密码,那个一般比较方便。当然,如果你没有把配置界面设置成Always,在连接到校园Wi-Fi的情况下是不需要DUO认证的。
VPN
所有VPN服务的使用要求安装软件Cisco AnyConnect,它的安装包可以在IT官网的VPN部分或者汤姆工具箱中找到,使用时的教程可以在IT网站上查看。至于什么时候用VPN、什么时候用哪个VPN的问题,同一个网页最下方有一张详细的表格。
另外,无论是Duke还是DKU VPN、还是校园Wi-Fi代理,都只能保证Google、Youtube等指定几个网站的访问服务。将被代理的网站列表可以访问这里得到。
信息获取的渠道
第一部分只是简要介绍一下DKU电子信息生活常态,那么如何不断的获得更多信息呢?在第二部分中,我将提供数个由个人或学校组织运行维护的平台以及一些基础服务,作为信息上的补充。
学校的IT部门
学校的IT部门是一个神奇的部门。如果你不参加Student Worker的话,它也许是你生活中存在感最高的一个学校部门了。确实,IT所要做的事情包罗万象:从学校代理配置的维护,到学校网站的建设,到各类电子设备的维护与更新,到vcm的设置与分配,到全新的校园卡系统,再到帮各位教授开投影仪(非常重要),无所不有。此外,尽管IT部门活(看起来)非常多,但他们并不招收Student Worker。
**任何电子设备上出现的问题,都可以找IT帮忙。**IT可以帮你解决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电脑上不了网,网站上不去,打印机不好用,不会安装软件,甚至于在你电脑进水的时候临时借你一台电脑用。你不仅可以直接到IT的三个办公室找他们,还可以除此之外,如果你有什么请求:比如为学校的Proxy添加一条网址,或者其他一些我想象不到的骚操作,你完全可以向IT Office写邮件。更多信息请参考IT Office。
一些有用的网站
这个也许不能算有用的网站,而应该算”重要网站“,它管理基本上全部与学校管理相关的事情:选课、查成绩、交学费都是在这个网站上进行的。大家早晚会熟悉这个网站的操作的,我也就不再细谈了——选课的具体注意事项另有同学整理了。经常摸索这个网站可以找到各种有用没用的东西,比如自己的完整成绩单~~(笑~~
这个网址是学生的门户网站,其中的Application Portal最为重要:它包含了几乎全部你可能需要用到的网址。无论是Library、Mercury、还是Point&Click,你都可以在这个地方一键直达。
- CORP/engage
如果想要第一时间得知学校将要举办的活动,你可以考虑访问DKU engage。这里有大多数你所需要的信息,包括主办活动的部门、活动的具体信息以及报名渠道。此外,如果你非常热爱参加各类活动,你也可以在手机上下载CORP软件并登陆你的NetID邮箱,从而更方便的查看活动信息。
这是一个要用NetID邮箱登陆的Sharepoint页面,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招聘信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经常关注,说不定就通过哪次实习走上人生巅峰咯。
个人势DKU电子基建
汤姆工具箱,永远的神!!!
比起IT部门提供的谜语人一般散乱庞杂的服务、DKU“运营公众号”寥寥无几的功能,以汤姆工具箱为代表的由学长学姐们运营的公众号与其他账号担当得起DKU电子信息“基建”的名号。尽早熟悉使用这些工具将极大程度提高你的生活质量。
汤姆工具箱
汤姆工具箱完全担当得起“DKU生活必备万能工具箱”这一称号。在这里你可以轻松找到你最为急需的功能:从校园地图、食堂菜谱、餐卡充值,到班车时刻、通行码出示、常用网址与邮箱列表……简直无所不有。感谢Tom同学以及他的团队为我们带来的便捷!
- 关键词系统
你可以通过直接在公众号后台发送问题,关键词系统触发后就会提供详细的信息。例如,只需发送“Proxy”或者“代理”就可以获得关于DKU Wi-Fi代理设置的教程。
- 常用网站&邮箱
通过公众号菜单”更多&more“或者访问tomtoolbox.com可以看到Tom整理的全DKU各类资源。这里可以找到大部分学校部门的联系方式,下载各类急需的软件,或者填写部分在线表格,可谓是功能齐全。
- 行程卡&DKU通行码
目前DKU要求进出学校必须出示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以及DKU通行码,这两个都可以很方便的在汤姆工具箱快捷菜单栏中找到。
其他公众号
DKU官方有运营公众号“昆山杜克大学校园运营”,但这个账号既不发布任何消息又不提供太多功能,已经基本被汤姆工具箱取代。在汤姆工具箱未更新之前提供DKU Card的微信充值功能。
许多社团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DKU Cycling Club,昆山杜克足协等等。这些公众号大多处于建设阶段,发布信息的频率可能比较低。
另外也有一些同学有自己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寻找关注。
B站的UP主们
视频时代,同学中的UP主自然也不是少数。他们中有一些是由学校赞助、负责宣传DKU辅助招生的,也有很多完全是兴趣爱好:内容从日常Vlog到乐器表演应有尽有。记得给他们贡献点播放!
微信群与邮件
各类或大或小的微信群或浅或深的侵入了我们的生活,但这些微信群也是很多信息的优质来源。微信群包括年级大群与各类由各种原因建起来的小群。Student Worker与RA们可能经常在大群里发一些活动公告或者招聘广告,有想法的同学可以随时留意。
作者还要再强调一遍看邮件的重要性。学校的各个部门都会经常以邮件的形式发布Newsletter作为对服务或政策变化的通知,经常阅读邮件可以防止别人吐槽你火星。火星倒还好说,万一因为没看邮件而错过了心仪活动的报名时间,那可够后悔好一阵子的。
电子产品选购简单指南
第三部分是关于电子设备选购的一个简单指南。这个简单指南仅仅从选购的基本理念与DKU实际情况的结合来给出一点微小的建议。关于电子产品选购的详细思路,请参考周文杰学长的《2020下半年笔记本电脑选购指南》,这部三万字的鸿篇巨制事无巨细的分析到了电脑行业的方方面面。这篇著作可以在QQ群中找到或者点击这里打开下载。
DKU的IT部门是(在很多情况下)不吝于花钱的。也正因如此,基本上所有与生产教学活动相关的设备都基于同一个思路:最大限度的方便使用者。因此,任何能够“提高使用体验”的功能都可以在DKU取得1+1>2的效果。我们在选购电子产品的时候,也正应该本着相似的思路,在确定的预算范围内最大化地提高使用体验。
作为一个简单指南,这一部分将首先解答几个选购上的疑惑,提出几点手机与平板电脑的购买建议,再进行一些笔记本电脑选购上的推荐。
专业课:我需要专业的电脑吗?
答案是,基本不需要。DKU并没有什么工科专业,所以也没有什么专业软件必须要在高性能Windows电脑上面运行。得益于DKU IT部门的努力,所有的课程相关的软件问题都可以轻松解决~~(有问题找IT)~~。因此,只要你的电脑能够正常打字、看PDF,基本它就能够满足全部的DKU课程需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用一台iPad或者手机完成所有课程。请保证自己有一台能够正常使用的Windows或macOS系统的笔记本电脑以供日常需求。
CS科目:几乎任何电脑都可以
很多人会担心CS/DS科目需要性能强劲的电脑或者专门的环境配置,但这是完全没必要担心的。CS101及其他教授python的课程将使用Jupyter Notebook进行代码的编译运行,CS201以及更高阶的课程将会使用VCM与配套的、Prof. Long自行研发的Stage Auto-grading System (SAG)进行代码的编译运行,两类课程都没有在本地配置运行环境的需要,也自然没有对电脑系统与性能的要求。
Arts&Humanity
艺术方向的课程可能会涉及到照片编辑、音视频剪辑、设计等多种创造性活动。因此,这些课程可能会对电脑屏幕的色彩显示以及性能有一定的要求。当然,一方面这些课程实际要求并不会太高——剪辑一个5-10分钟的视频,或者在zoom上展示几张照片,对作品质量的要求离专业差的远;另一方面,学校也有专门为这些需求准备的Media&Arts Lab,iMac Pro几乎不限量供应。除此之外,Cage也会向相关课程的同学提供专业的摄影/录音设备。仅仅是课程来看并不需要担心设备问题。
我需要换掉我高考完刚买的手机吗?
完全不需要。只要你买的是搭载iOS或者Android的机器而不是Windows Phone或者小灵通,那么你的手机完全可以在DKU畅行无阻。至于鸿蒙,已经把安卓掏空了,所以自然也没有问题。当然,鉴于大部分同学将来会考虑前往杜克大学交换学习,那么准备好能够在美国正常使用的手机也是很必要的。
笔者在手机选购上的建议非常简单:有重度手机游戏需求的,买适合游戏的手机。没有需求的买自己觉得好看的,或者自己用的习惯的;理性消费。结束。
此外,还有几件需要注意的小问题:iOS系统上,需要关闭私有地址功能,否则会与学校Wi-Fi设置冲突;部分未安装GMS的手机可能在安装谷歌相关的软件时遇到不少麻烦(谷歌套件并非必须,但有些情况下可能会用到);部分国产手机缺少频段无法在国际上的一些地区使用等等。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并非必须,也不一定能1000%地提升你的学习效率;甚至很大可能会降低。但是,如果你非常想要试一试无纸化学习,也不妨一试。
一般来说,iPad、Surface、翻转笔记本电脑和其他安卓平板在配有对应电子笔的情况下都可以用来记笔记。其中Surface在DKU广受差评;翻转笔记本的笔记功能并不好用,而安卓平板的笔记生态普遍不好。iPad的问题则出在它的笔上,Apple Pencil是远不如Wacom系列手写笔的。大家可以自行作出选择。
至于平板电脑(iPad)是否需要蜂窝版,笔者认为是不需要的:DKU学校本身不大,全校又都有Wi-Fi覆盖,蜂窝数据大部分时候没有用处。笔者自己的蜂窝版iPad在过去一年一共使用了6G流量(浪费了3/4的流量卡呜呜呜),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笔记本电脑推荐
具体的笔记本电脑推荐因为写的太长,就不直接附在正文中了。想阅读的同学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以上就是DKU电子生活指北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各位能够从中学到些什么,如果能帮助你更好更快地融入DKU的大学生活,我们就非常满意了!期待在校园里看到大家~
作者:
- 2024 王则臻
- 2024 毕奕舟
致谢:
- 2022 环境科学 周文杰
- 以及其他为这篇文章修改校订提供宝贵意见的同学们